2019年,全国确定“11+5”个城市作为“无废城市”建设试点。作为浙江省唯一入选的城市,绍兴市率先开启了“无废城市”建设路径的摸索。
回忆起来,绍兴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、督查专员、市“无废城市”建设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(以下简称“无废办”)副主任钱进仍深深感慨:“‘无废城市’到底怎么建,当时谁也心中没底。”
总要有第一个吃螃蟹的人,没有路就走出一条路。3年来,绍兴市大到制度框架,小到农药包装,从推进全域“无废城市”建设,到创新打造“无废细胞”,把“无废城市”建设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乃至引领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的重要路径,为三产兼顾、偏重工业的东部发达地区综合性城市提供了“无废城市”建设的绍兴样本。
为什么是绍兴?
作为全国无废城市建设最早的一批试点之一,绍兴市颇具样本意义。
绍兴市是东部发达地区中等综合性城市的代表,2018年三次产业占比分别为3.6%、48.2%、48.2%,现有产废工业企业4.2万余家,来自工业和生活领域的固废产量大,且工业固废、生活垃圾、建筑垃圾、危险废物、农业废弃物等五大类固废门类齐全。选择绍兴做试点,代表性和带动作用较强,可快速出成果、成体系,为同类城市提供借鉴,颇具样本价值。
产业结构和固废体量仅仅是绍兴市符合筛选要求的因素之一,还有一个重要方面,在于绍兴有着良好的固体废物处置和利用基础。绍兴市原有的固体废物政策,涉及了“分、收、转、运、处置”等所有环节,构建起固废的源头管控、收集转运、设施建设、监管执法全过程全方位的制度体系。从管理的角度看,对固废的监管已近“无死角”的程度。2018年,绍兴工业固废的利用处置率达到99.94%,在全国都不多见,农业废弃物处置、建筑垃圾源头减量也处于全省领先水平。
尽管基础良好,在固体废物减量化和资源化方面,绍兴市仍然有着迫切需求。
钱进介绍,印染、纺织业是绍兴市的传统支柱产业,这类企业产生的废布料、废丝和废包装材料等被称为产业特色垃圾,在绍兴一直存在处理难的问题。“市场行情好的时候,几百家印染企业同时24小时生产,产生的印染污泥很快就超出了日处理能力。污泥胀库,企业就要停产,怨声载道。”
而且固体废物处理能力不足的话,就容易发生偷倒偷埋。2017年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期间,转给绍兴市的交办信访件中有23.6%的信访问题涉及固体废物。钱进说:“这是绍兴的短板,也是很多城市亟待解决的难题。”
无废城市建设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,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,持续推动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,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,将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的发展模式,也是一种先进的城市管理理念,旨在最终实现整个城市固体废物产生量最小、资源化利用充分、处置安全的目标。绍兴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、局长方林苗认为:“‘无废城市’的理念与绍兴市的发展需求不谋而合,与绍兴市的整体发展思路和战略布局高度契合。”
绍兴市欲借东风解难题,名单公布后不到半个月,绍兴市政府就专题研究部署全市“无废城市”建设试点工作,提出“无废城市”建设试点是绍兴市抢抓重大机遇、加快构建现代城市体系的有效载体,力争通过两年时间的努力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、生活方式,构建固废影响降至最低的城市发展模式。
随后,绍兴市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双组长,市发改委、生态环境局、建设局、农业农村局、综合执法局等29个职能部门(单位)“一把手”为成员的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领导小组,下设办公室并抽调人员成立“无废”专班,将无废城市建设试点作为“一把手工程”,纳入全市重点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和市深化改革工作中。
国家对“无废城市”建设设置了严格的考核指标,绍兴市又自我加压,结合全市实际情况,从固体废物源头减量、资源化利用、最终处置、保障能力、群众获得感等5个方面建设“无废绍兴”指标体系,增加了固废管理信息系统企事业单位上网率、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率、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等9个自选指标,将固废的减量化、资源化利用及无害化处置的严格程度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。
“雄关漫道真如铁,而今迈步从头越。”自此,绍兴的无废城市建设一日千里。
固本强基,做好长效常治的顶层设计
“百丈之台,起于垒土。”基础打好,事半功倍。
接受采访时,钱进反复提到“做这项工作我们是动了脑筋的”,让记者印象深刻。绍兴市强化顶层设计,清楚了解和把握各方面具体情况,抓住具有根本性影响的本质问题,对全局工作进行整体设计、整体观照。
这种“动了脑筋”在“无废城市”建设之初的方案编制上就有生动体现。
“实施方案一定要做好!”钱进认为,方案怎么编,后面怎么做,这是指挥棒,是方向标。因此,在实施方案编制过程中,绍兴市创新性地提出“1+4+7”模式。
钱进介绍,1是市无废办牵头,编一个全市整体实施方案;4是无废城市五大类固废涉及的4个牵头部门,各编一个子方案;7是绍兴市的6个区、县、市加上滨海新城,每个编一个区域方案。
“好处就是避免牵头部门忙死,其他部门和下面区、县(市)站在岸上看!”钱进介绍,这样的方案编制架构可以调动相关单位的积极性,让他们由被动参与变主动参与。另一方面,通过方案编制,使各单位把他们存在的问题、补短板的要求都真实反映出来。“前期问题找准,后期的落地项目和应对措施才能找的准,有可操作性,可落地。”
“方案编制的技术支持单位我们找了3家,3家联合编制的。”钱进说,五大类固废,隔行如隔山,“懂农业固废的不一定懂建筑固废,懂建筑固废的不一定懂危废,每个单位都有自己的特长,我们各取所长,强强联合,方案编制的相对就比较科学。”
绍兴“无废城市”试点工作有序推进的背后,还在于制定了一套符合绍兴实际、行之有效的制度体系。
绍兴市的“笨功夫”还是体现在前期准备上。钱进介绍,省级以上五大类固体废物管理现行各项法规、制度、标准合计309项,绍兴市都进行了认真的梳理。然后,本着“好的继承、缺的修订、没的制定”的原则,出台62项涉及五大类固废减量化、资源化、无害化的制度。其中《绍兴市特定类别危险废物定向“点对点”利用试点工作制度》《关于加快推进废旧农膜回收和无害化处置工作的指导意见》为全省首创,《绍兴市工程渣土(泥浆)处置管理办法》为史上最严。
除62项制度外,先后出台了《病死动物处置流程管理办法及政策机制》等26项配套制度,进一步夯实制度体系。
“‘62+26’工作制度体系不是拍脑袋想出来的”钱进说,“是密切结合工作实际做出的顶层设计,很多都是独创的、领先的、实用的。比如《基于工业废盐的印染专用再生氯化钠》团体标准就是为了解决我们工业废盐资源化利用产品出路而制定了,填补了行业空白;再比如为了规范特点类别危险废物点对点利用,我们首创《绍兴市特定类别危险废物定向‘点对点’利用试点工作制度》,全国最早进行危险废物点对点利用试点”。
建设路径明确后,为了摸清底数,绍兴还开展了工业固废大排查,对33195家企业进行了排查,整改隐患问题4920个,并建立动态纳入机制。在此基础上,绍兴建立责任清单43项、任务清单95项、项目清单90项。
为了强化考核督导,绍兴市根据实施方案和三张清单,制定出台一系列考核文件,通过倒排时间、挂图作战、定点销号等方式督促各地各部门全面抓好落实。建立了以分管市长带队督导、五大类固废牵头部门分管领导季度督查、无废专班常规例行检查为载体的督查机制,全力压实各方责任。
建立了以“简报、专报、通报”为载体的“三报”制度。其中,针对督查发现问题,以通报和督办单的形式下发至各区、县(市)政府;针对试点推进过程中涌现出来的好的做法、典型事例,通过简报形式予以报道;对于重要会议和上级领导讲话精神,以专报的形式进行专题报道。所有的“简报、专报、通报”均抄送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浙江省生态环境厅领导,大大推动工作开展。
“固废产生量和利用处置量匹配,这个要靠固废处置项目支撑。”钱进介绍,绍兴市以问题为导向,缺什么补什么,列出污泥处置、垃圾焚烧、污泥干化等90项项目清单,每个项目都针对这类固废减量化是不是达到最大了、资源化是不是最大化了、无害化处置是不是有缺口,补短板、补缺口。
“3年时间里,89个项目都落地完工投运了,只有一个因故推迟仍在推进中。”钱进说,我们的固废处置能力已经上了一个新台阶!基本做到了“一般工业固废不出县、危险废物不出市”的能力匹配。
数字“无废”,打造信息化、智能化平台
“通过基本概况板块,只需轻触鼠标,全市的固废申报产生量、实际利用处置量便一目了然,还可以随时清晰地调阅3张清单上各个项目的完成进度和责任落实情况。”
“通过信用评价板块,对接省环保信用平台对涉废企业进行信用分析,建立固废领域的产废单位、运输单位、利用处置单位的信用库,形成白名单、黑名单,通过考核排名、差别化执法等手段,倒逼固废相关单位守法经营。”
“通过咨询服务板块,可以轻松实现专家咨询,以及各类相关政策、法律、法规、标准等信息查询。”
在无废办的会议室里,借助巨大的液晶屏,工作人员给记者展示了绍兴市“无废城市”信息化平台。
平台总体框架
政府管理中,五大类固废在行政管理上涉及部门众多,部门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、分段式管理等问题,难以实现信息共享、贯通。“以医疗废物为例,在医院里边是卫计委管,运出来以后是生态环境局和交通局管,到利用处置单位是生态环境局管。”钱进说,“五大类固废,要想全过程全链条管起来,非常难,靠我们几个管固废的同志是不可能的。”
另一方面,企业公众服务上,产废单位与用废单位之间缺少信息沟通桥梁,同时,企业与公众对无废城市和固体废物管理的认知需求加大,但缺乏一站式服务中心。
绍兴市固体废物管理中心工程师吴铭介绍,针对这些问题,绍兴市“无废城市”信息化平台推动系统整合集成,打通固废治理的监管系统、执法系统、服务系统、信用系统,通过GIS地图结合图层叠加,实现一屏展示、一图总览、一网感知,形成“纵向到底,横向到边”的监管格局和服务模式。
据介绍,平台为“一舱六板块”架构,“一舱”即无废驾驶舱,综合展示无废领域相关信息,监管各类废物全生命周期及各类风险事件全过程处理情况。除了前面提到的基本概况板块、信用评价板块、咨询服务板块,还包括实时监管板块、指数发布板块和交易撮合板块。
“医疗废物253.4kg,收集时间是今天上午10点44分。你看,这是工作人员上门收集时候的监控画面。”吴铭介绍,通过实时监管板块,可以对五大类固废以及可回收物的产生、收集、运输、处置利用实现全过程监管。
“废物处置运用二维码技术,对每个固废进行赋码,将固废的种类、数量、产生时间、地点等信息固化,根据二维码识别为固废的可追溯打下基础。”吴铭介绍,过程中进行在线监控,实现运输车辆车载视频、固废处理场等设施视频监控的联网,对违规倾倒、非法转运、未按规定路线运输等情况在线监控、及时预警,以数字化手段对固废运输过程实现风险可控、闭环监管。
“以诸暨白毛尖垃圾填埋场为例,我们可利用AI视觉辅助识别进出车辆的盖板是否符合标准,通过‘查看’货车中固废的堆形,可知车辆是否存在跑漏及非法倾倒现象。”吴铭说。
最后,还要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,研究解决产废用废单位信息不对称等问题,协调处置固废治理不平衡现象及异常情况。“结合5G物联网、卫星遥感、视频AI分析、舆情监控、产处数据匹配等数十套风险预警模型,一旦产生可能的不一致和风险及时发出预警,及时联动基层治理四个平台。”吴铭说。
钱进认为,“无废城市”信息化平台运用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联防联控、群防群控、智防智控模式,实现对重点固体废物及危险废物“从摇篮到坟墓”的可监控、可预警、可追溯、可共享、可评估的全过程闭环管理。监管职责无缝对接,并实现各固废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,构建起全流程、全链条式监管机制和监管体系。
截至目前,平台对接雪亮工程中视频监控信息5984路,完成卫星遥感影像比对7次,发现43处固废倾倒场所;有效抓取追踪无废相关舆情信息12049余条,有效识别负面舆情69条,并全部分派乡镇网格员进行处理,及时完成率100%。
“到今年9月份,浙江省生态环保督察结束,在绍兴市,正式认定为固废倾倒的案件一个都没有。”钱进充满信心地说,“通过无废城市建设,关于固废的投诉举报越来越少,说明我们固废的管理能力在提升,风险防范能力在加强,说明我们无废城市建设是有成果的。”
“而且产废单位的理念发生了变化,知道固废不能乱倒乱埋。”钱进说,“这是我们无废城市建设最大的收获。”
“你的废料可能正是我想要的原料”,“无废城市”信息化平台不仅拧紧了“安全阀”,还打通了“服务链”。钱进告诉记者,平台的交易撮合板块中,政府当“中介”,产废单位和用废单位可发布固废供需信息,可以查询固废利用处置单位,而且运用大数据进行匹配推送信息,解决用废单位和产废单位信息不对称问题,方便各类固废就近、及时得到处置利用,推进固体废物变废为宝。
据统计,目前活跃在平台上的企业已经有5845家,累计交易1394笔,累计成交量达到84万吨。
2020年,绍兴市“无废城市”信息化平台列入浙江省政府数字化转型重点项目,集成整合省、市、县三级共21套涉及固废的系统,数据来源涵盖16个省级部门,19个市级部门,汇聚2782项数据项、梳理整合相关部门数据资源超过13.6亿条数据。
钱进说:“通过平台的监控调度、风险预警、考核展示等功能,绍兴对固废实现了全周期、智能化、闭环式数字化管理,更好地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。在不断迭代升级完善的基础上,积极探索‘无废大脑’建设。”
“无废细胞”,打造城市健康肌体
绍兴市口腔医院是一家小而精的医院,走进干净整洁的院区,随处可见垃圾分类、“无废城市”的宣传海报和标语。
绍兴市口腔医院党委书记孙晓峰介绍,创建“无废医院”以来,医院把“无废城市”建设工作纳入科室重点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,严管医疗废物,推行垃圾分类,可回收物资源回收率达100%。
“我们医院的年轻人多,参与度高,大家还自己创作‘无废城市’的书画、摄影等宣传作品,结合院内的宣传栏、电子显示屏等,向患者和家属进行环保宣传。”孙晓峰表示,“无废医院”建设不仅提升了医院管理的规范性,而且让全院职工的节能环保意识都得到很大加强。
为营造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,绍兴市启动“无废细胞”建设工作。细胞,正在从一个生物学概念转变为探索城市治理的最新切入口。“无废细胞”这个新名词,让“无废城市”建设这个看似庞大、遥远的目标,逐渐化解为人们日常触手可及的微小改变,以润物无声的姿态走入百姓生活。
“倡导推广无纸化办公,文件OA或浙政钉系统一键阅办;节约用水用电用暖,室内空调温度设置夏季应不低于26℃、冬季应不高于20℃;认真做好垃圾分类、绿色采购、光盘行动……”“无废”创建,机关走在前,一场叫做“无废机关”的自我革命在绍兴市悄然进行。
“创建‘无废城市’,从‘无废细胞’抓起。”钱进介绍,绍兴市制定无废园区、无废工地、无废乡村、无废工厂、无废医院、无废学校、无废饭店、无废景区、无废超市、无废城市公园、无废小区、无废机关等十二大类“无废细胞”建设标准,这些标准由各自的行业主管部门在国家“无废城市”创建指标的基础上,既结合地方实际特点,又借鉴其他城市的经验做法而制定。
以“无废医院”为例,评价指标采取全市统一的标准体系,无论是三甲医院还是乡镇(社区)卫生院,均需按照指标要求严格推进。其中1项硬性指标,为一票否决项,是关于发生重大安全、环保等事故;其余7项涉及组织管理、医院环境、医废管理、污水处置、可回收物管理、信息宣传及其他附加项目等,总分大于等于90分的医院可获评“无废医院”。
如同细胞无时无刻不在繁殖生长,以维持机体的发育和运行,在绍兴,“无废细胞”也在积极裂变新生,形成气候。
继首批18家“无废医院”创建成功之后,日前,新申报的35家医院也通过绍兴市卫生健康委会和市无废办的抽查核验。“这意味着医院‘无废化’建设逐步下沉覆盖到县、乡一级,加快了我市‘无废细胞’创建进程。”绍兴市卫生健康委有关负责人说。
“无废细胞”是“无废城市”建设工作的重要载体,也是社会生活中充分运用到“无废”理念的组成单元。作为全国首批“无废城市”建设试点城市之一,需要每一个“城市细胞”充分焕发活力。绍兴市已经建成十二大类“无废细胞”812个,同时在探索“无废”行业建设,构建绍兴市“无废印染”“1+2+1+2”系列成果框架,打造绍兴特色的“无废印染”模式。
绍兴市生态环境局局长方林苗表示:“绍兴‘无废细胞’建设已经遍地开花,而最终的目的是形成覆盖全市、涉及全民的‘无废城市’运转模式。”
“‘无废城市’的本质是一种绿色生产生活理念,而理念只有深入人心才能事半功倍。”钱进说,“重中之重是抓宣传,人人参与。”
绍兴市生态环境局宣传教育中心主任沈慧惠介绍,绍兴市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,通过“六五”世界环境日、“无废”进校园、“无废”动漫等方式宣传“无废城市”理念,确定“无废小师爷”作为绍兴“无废城市”代言人,建立“无废城市”宣传教育基地,制作绍兴市“无废城市”建设工作宣传片,营造人人知晓、个个参与的良好氛围。
“我们的目标就是人人知晓‘无废城市’,产废单位个个参与‘无废城市’建设。”钱进说,“这不是靠两三年能实现的,需要我们长期坚持。如果绿色、生态、循环的理念深入人心,就为从‘无废城市’走向‘无废社会’打下基础。”
回忆起2018年12月底刚到生态环境局工作时,钱进感慨:“印染污泥旺季胀库,企业急得哇哇叫。以前有的工业垃圾可以跟生活垃圾一起处理,但是后来禁止了,我们专门的处理设施又没有,这类工业垃圾没地方去,环境污染风险大大增加。”
今非昔比,通过3年创建,绍兴市的固体废物处置利用和监督管理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,建筑渣土资源利用设施、一般工业固废收运体系、小微企业危废统一收运体系、废旧农药包装物、废旧农膜回收体系、再生资源回收站点实现县级全覆盖,利用处置能力基本匹配。但是绍兴市仍然保持着“在路上”的清醒。
方林苗认为,“无废城市”建设是一项长期性、系统性、全局性的综合工作,绍兴市在固体废物管理上还存在着问题和不足:一是在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“无废”建设体系上仍有短板要补,尤其是在技术创新推广、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还存在五大类固废不平衡的现象。二是在构建全过程信息化监管方面仍有功夫要下,“无废城市”信息化平台要不断优化完善。三是在构建长效常治的“无废社会”上仍有难题要破,还需从机制的建立、制度的长效、氛围的营造上去深入探索,让每一个公民实现从“要我参与”向“我要参与”的转变。
“固废源头减量最大化,这个是无止境的。资源利用最大化,这也是无止境的,我们按照全省统一部署,紧盯‘趋零填埋’‘市域能力匹配’‘空间布局优化’三大目标,确保2025年底基本实现‘趋零填埋’目标。而且水气土废是相关联的,要系统考虑,不能顾此失彼。所以我们现在提出水、气、土、废、塑‘五废共治’。”钱进说。